基础层对塑胶跑道/球场的铺设至关重要
基础层的建设是否优良,直接关系到基础上的塑胶跑道面层的施工成本和铺装效果、质量风险。基础层的铺设如果达不到要求,可能会导致面层铺装工期的延长,成本的提升,甚至出现起鼓及积水等严重的质量问题。国际田联对地基的坡度和平整度有严格的要求,这就意味着基础的建设质量是枀其重要的。不论是刚建造好的场地,还是在使用期内的场地,场地的平整度和坡度均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。场地基础层的寿命也有要求,应该超过合成材料面层的 2~3 倍。也就是说,如果面层使用寿命平均达到10年期,那么场地基础层的使用寿命应该能够持续 20~30 年。
场地基础的要求
根据国际田联田径设施建设手册规定及国标GB/22517.6-2011对基础层的技术要求综合概述如下:
1、它应有支撑和向地面传达应力的能力。在建造过程中,使用负重的车辆、设备和材料时,地基不会变形,并且能够超过地面负荷能力。
2、它应有支撑能力,传达来自场地表面运动员和保养设备的负荷,不会产生永久性变形。
3、它应能提供对面层的保护,避免地下水、下层土壤的运动和霜冻的影响。
4、它应确保有符合泄水要求的完整的排水系统,能够保证在可能出现的当地最大降水后,20分钟内排出竞赛场地表面的积水。
5、场地基础的密实度宜大于95%。
6、场地基础的平整度根据国标GB/T 22517.6—201 1的技术要求,基础层表面应平坦,在任何位置、任何方向上均应符合以下要求:
I 类场地对平整度的要求:
场地在4 m直尺下不应有>6 mm的间隙;或1 m直尺下不应有>3 mm的间隙。
II 、III类场地对平整度的要求:
场地在3m直尺下不应有>6mm的间隙,3 mm~6mm间隙的点位数少于总检测点15%;或1 m直尺下不应有>3 mm的间隙,1 mm~3 mm间隙的点位数少于总检测点15%。
7、场地基础的坡度
基础坡度应符合下述要求:
a)环形跑道的纵向坡度(跑进方向)应≤0.1%; 横向坡度(由外沿向内沿,垂直于跑进方向)应≤1%;
b)跳远、三级跳远和撑竿跳高助跑道最后40 m,纵向坡度应≤0.1%;扇形半圆区域内跳高助跑道最后15 m的纵向坡度应≤0.4%;跳远、三级跳远和撑竿高助跑道横向坡度应≤1.0%。
c)标枪助跑道最后20 m,沿跑进方向坡度≤0.1%,横向坡度≤1.0%;铅球、铁饼、标枪和链球落地区沿投掷方向坡度≤0.1%;铅球、铁饼、链球的投掷圈应保持水平。
8、场地基础的养护
场地基础养护充分后进行面层铺装更有利于面层质量稳定。完工基础养护期28天。